激扬青春热血,践行时代征程——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纪实(二)

作者:校团委宣传部 时间:2025-07-16 点击数:

为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积极响应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号召,我校共青团紧扣时代脉搏,组织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三下乡”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搭建实践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引导学生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基层服务的第一线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干动能,把青春足迹镌刻在祖国大地上。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些生动鲜活的实践场景,回顾他们近期实践中的闪耀瞬间,一同见证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炽热力量吧!

设计工程学院“寻梦恩施,探访非遗”实践团队

六月下旬,武汉晴川学院设计工程学院“寻梦恩施,探访非遗”实践团队正式组建,团队以学习宣传湖北恩施特色非遗文化为核心,聚焦探索非遗背后的历史与精神谱系,并计划通过打造特色IP、开发文创产品及拍摄宣传短视频,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采访组提前拟写稿件、对接非遗传承人;摄影组模拟机位调度、打磨宣传片脚本;文案组深挖文献,梳理非遗历史脉络;设计组完成logo、团旗、队服等视觉体系设计,塑造鲜明团队形象。目前,承载着非遗传承使命的团队已整装待发,即将踏上恩施的土地。他们将在青石板路上聆听千年回响,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以青年之力书写非遗守护的新篇章,让恩施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彩。

计算机学院“筑梦新翼团”实践团队

七月上旬,武汉晴川学院计算机学院“筑梦新翼团”阳新小分队奔赴阳新县,开展以红色文化调研与文旅智能化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借科技力量赋能红色文旅发展。线上会议明确行程、分工及保障措施,规划产出课题报告、分阶段宣传稿等成果,全员参与素材拍摄与处理。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一同参与调研红色文化暨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会,与当地政府达成共识,明确实践目标,后续实践团队将依托学院数字化与智能化优势,挖掘当地红色底蕴与非遗民俗,探寻先烈事迹,为红色文旅注入新活力。未来,团队将以“AI + 红旅”模式探索传承新径,在服务地方文旅中践行文化使命,彰显青年党员与学子担当 。

商学院“大手拉小手”实践团队

7月1日至4日,武汉晴川学院商学院“大手拉小手”爱心托管实践团于分赴三地开展活动,三支队伍分别进驻湖北省孝感市宣化店镇、十堰市安阳镇及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开启为期15天的爱心托管班实践活动。实践中,团队提前进行部署,有序完成学生信息统计、安全责任书签署及课程备课等前期工作。活动内容涵盖主科教学、红色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教育,以及体育、美工、音舞等素质课程,更设有儿童金融、商业知识等特色教学,全方位助力孩子们成长。目前活动已推进一周,成效显著。孩子们在课堂中收获知识,播下梦想种子;实践团成员则在奉献中锤炼自我,实现成长。

会计学院“薪火传递”实践团队

7月3日,武汉晴川学院会计学院“薪火传递”实践团队走进新县鄂豫皖苏区,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含主展馆、将帅馆等四大展区。实践团在“大别山·红旗不倒”主题雕塑前聆听苏区历史;在《风云大别山》展厅循着展陈脉络学习苏区从形成到胜利的历程;在将帅馆感受349位开国将帅的革命事迹,深刻体会到“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真谛。此次系列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让成员在历史中感悟信仰力量。实践团将持续深耕红色资源,传承革命精神,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武汉晴川学院的青年们以行动践行使命,在实践里沉淀成长。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我,融入国家发展浪潮,在乡村振兴的田野、社会服务的窗口、文化传承的脉络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汗水浇灌奋斗之花。在逐梦征程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奋进篇章,让青春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熠熠生辉,为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添上一抹亮丽的晴川色彩。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 鄂ICP备100049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