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雄思博辩”辩论赛第三场精彩回顾来啦!
作者:校团委宣传部 时间:2024-03-26 点击数:
正方: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代表队
正方观点:文学作品转变为影视作品更应该尊重原著
反方:北斗学院代表队
反方观点:文学作品转变为影视作品更应该改编创新
时间:
3月26日 12:10-13:10
地点:
极客空间
2024年3月26日,由共青团武汉晴川学院委员会主办,武汉晴川学院学生会学习部承办的第十六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雄思博辩”辩论赛第三场比赛于极客空间进行。担任本场比赛的评委为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岳逸飞老师、外国语学院团总支书记李志强老师、学工处资助科杨梦婷老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比赛的精彩瞬间吧!
开篇立论环节,正方通过阐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定义来引出尊重原著是为了贴近原著的文学内核,提出改编创新偏离了文学内核这一重要主题。反方以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在上映几年后的爆火为案例,提出改编创新提高了原作者的文学作品影响力,这种影视作品的转变更加适用于当代文化传播。
自由辩论环节,正方认为不能因个例的成功而反映大部分改编创新是有益的,并且认为改编创新会影响原著作者本身输出的思想价值;反方通过余华对自身作品的解读举例证明,有时原著的思想更多是读者赋予的,并非作者本意。
双方针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创新是否能够正确传达出原作者的主观情感展开唇枪舌战。
总结陈词环节,反方总结改编创新的价值有两点,一个是商业价值,如《西游记》近些年来衍生出了许多影视作品,推动了影视经济的发展。第二个是时代价值,改编创新突破了原著的局限性,让作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正方总结到,打破文学作品的局限性并非只有改编创新才能做到,任何一种影视化表达都会有视听等的突破。尊重原著并非是对原著的复刻,而是尊重作者表达的意志和作品的内核。
赛后,岳逸飞老师对本场比赛进行了点评。她肯定了在场辩手对辩题的深入思考,并解释了改编的定义,二度创作即为文学作品的改编。如果作品的改编创新能展示得更生动鲜活,而不是魔改乱改,则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结果。文学作品转变为好的影视作品应该至少满足以下三点:一个是与作品的主题价值一致并加以突出;第二个是有合理的故事情节,不魔改乱改;第三个是强化作品的人物性格。针对辩手们的现场表现,她给出各位辩手在辩论环节要更加冷静,保持理性输出的建议。
本场比赛的获胜方为北斗学院代表队,最佳辩手为正方三辩余长江同学。